隋唐繪畫的山水畫
發(fā)布日期:2017-03-10     瀏覽:1722次     文字分類:彩繪墻繪  

隋唐繪畫的山水畫李思訓《江帆樓閣圖》表現(xiàn)自然山川大地之美的山水畫在隋唐時期發(fā)展成為一門獨立的畫種,擺脫了魏晉南北朝時“水不容泛”,“人大于山”的稚拙狀態(tài)而趨向成熟。隋及唐代前期的山水畫中常穿插神仙內容及貴族游樂,多以青綠賦色,纖麗而富有裝飾性。隋代展子虔擅長“臺閣、人馬、山川,咫尺千里”,傳為他所畫的《游春圖》以纖美的筆致和青綠設色,成功地畫出了春山春水的深遠廣闊和貴族士人騎馬泛舟游樂的場景,予唐代山水畫以深遠影響。初唐人物畫家閻立本等雖以人物畫為主,但也承緒前代山水畫而有所建樹。然而山水畫的顯著提高是在盛唐以后。李思訓、李昭道父子繼展子虔之后將青綠山水畫提高到新的階段。李思訓的山水畫“筆格遒勁,湍瀨潺緩,云霞飄渺,時睹神仙之事,□然巖嶺之幽”,被譽為“國朝第一”;李昭道則“變父之勢,妙又過之”,所創(chuàng)《海圖》為人稱譽,他們的青綠山水臻麗而富有情趣,被后人奉為典范。以畫人物道釋馳名的吳道子在山水畫上也有突出貢獻,他“往往于佛寺畫壁,縱以怪石崩灘,若可捫酌”,從而開創(chuàng)了豪放壯美的山水畫新風格。他曾奉詔在大同殿畫四川嘉陵江山水,一日而就,與以前李思訓用“數(shù)月之功”畫的山水壁畫迥然不同,但二者“皆極其妙”。因此,張彥遠在《歷代名畫記》中認為“山水之變,始于吳而成于二李”。盛唐時以山水著名的還有王陀子,“善山水幽致,峰巒極佳”,“絕跡幽居,古今無比”,時與吳道子并稱。又有盧鴻隱居嵩山,謝絕征召不愿出仕,善畫山水樹石,曾畫《草堂圖》以明志。鄭虔工詩,善書畫,尤長于山水,被唐玄宗譽為“鄭虔三絕”。詩人王維也以山水著名于當代,“其畫山水樹石,蹤似吳生,而風致特出”,晚年隱居藍田,曾畫《輞川圖》,表現(xiàn)其所居莊園的優(yōu)美景色,他的破墨山水尤為后人稱道,他在山水畫中更多抒發(fā)了以隱居山林為樂的志趣。中唐以后,破墨山水的成就較為突出。王宰畫山水“出于象外”,他“十日畫一水,五日畫一石”,經深思熟慮反復醞釀后方下筆作畫,唐人記載他畫的臨江雙樹松柏“上盤于空,下著于水”,“達士所珍,凡目難辨”,具有高雅的情趣。張□善畫水墨山水樹石,尤善以禿毫揮寫,傳說他能手握雙管,同時畫出枯榮不同的樹,“生枝則潤含春澤,枯枝則慘同秋色”,畫山水則“高低秀麗,咫尺重深,石尖欲落,泉噴如吼”,富有藝術感染力。他曾著有《繪境》一篇,述作畫要訣,惜已失傳。當時另一位以畫樹石著名的畫家畢宏向他請教畫法,他答以“外師造化,中得心源”,言簡意賅的闡明了山水畫創(chuàng)作中主客觀的統(tǒng)一,在描繪自然形象的同時強調畫家主觀思想情趣的表達。中晚唐之際著名的山水畫家還有項容、楊炎、顧況、劉商等,另有王墨善潑墨山水,酒醉后以墨潑于絹上,腳蹙手抹,或揮或掃,或淡或濃,隨其形狀畫為山石云水風雨云霞;又有李靈省善畫山水樹石,皆一點一抹便得其象,而形象情趣頗足;他們都不是按常法作畫,因而被視為逸格。專長樓閣的畫家有尹繼昭,曾畫《姑蘇臺》、《阿房宮》等,界畫作為專門題材,尹繼昭是重要的先驅者。晚唐時荊浩隱居于太行山,善畫北方山川的壯美景色,開啟了五代山水畫的新階段。唐代山水畫多表現(xiàn)全景式的大山大水和松石平遠,創(chuàng)造并發(fā)展了青綠、破墨等表現(xiàn)手法,形成了多種風格,反映了貴族士大夫的不同階層的思想情趣。山水畫不僅繪成屏風卷軸,而且也較廣泛地裝飾于宮殿、廳堂、寺觀的壁畫,專長山水的畫家也相繼涌現(xiàn),顯示山水畫開始在民族繪畫中占有重要地位。


說說您的看法:(無須注冊)


共0條評論暫沒有評論。
;
資訊分類 (Article classification)
熱門資訊 (Hot news)
最新文章 (Latest information)